|
|
|
目录 1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2 1.1.1 国内地下空间开发现状 /2 1.1.2 规划编制现状 /2 1.1.3 规划管理现状 /3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5 1.2.1 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制定 /5 1.2.2 地下空间规划相关理论 /5 1.2.3 国外案例 /6 1.2.4 国内案例 /12 1.3 研究框架 /16 1.3.1 研究态度 /16 1.3.2 研究目标 /17 1.3.3 研究方法 /18 1.3.4 研究思路 /18 2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控制与引导的基本认识 /19 2.1 相关概念解析 /20 2.1.1 规划控制与引导 /20 2.1.2 地下空间规划控制与引导 /21 2.1.3 地下空间规划与人防工程建设控制与引导的关系 /23 2.2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编制体系构建 /23 2.3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控制与引导方法及要素构成 /24 2.3.1 地下空间规划控制方法 /24 2.3.2 地下空间控制与引导要素 /25 2.4 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的任务与内容 /27 2.4.1 地下空间总体规划的任务 /27 2.4.2 地下空间总体规划的工作内容 /27 2.4.3 地下空间分区规划 /28 2.5 城市地下空间详细规划的任务与内容 /28 2.5.1 地下空间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任务 /28 2.5.2 地下空间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工作内容 /29 2.5.3 地下空间详细规划阶段的城市设计 /30 2.6 本章小结 /31 3 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的控制技术与方法 /32 3.1 控制目标与策略 /33 3.2 控制内容 /34 3.3 容量控制 /35 3.3.1 地下空间资源评估 /35 3.3.2 地下空间需求预测 /37 3.4 开发区域控制 /37 3.5 功能与布局控制 /38 3.5.1 城市地下空间利用原则 /38 3.5.2 城市地下空间总体布局形态 /40 3.5.3 地下空间竖向布局 /42 3.5.4 地下空间各功能布局 /42 3.6 实施措施引导 /44 3.7 控制内容的成果表达 /45 3.8 本章小结 /45 4 城市地下空间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控制技术与方法 /47 4.1 控制策略 /48 4.2 控制内容 /49 4.3 土地使用 /51 4.3.1 目标与定位 /52 4.3.2 地块划分 /53 4.3.3 用地性质 /53 4.3.4 容量控制 /55 4.4 建筑建造 /59 4.4.1 竖向控制 /59 4.4.2 地下建筑物边界控制 /62 4.4.3 出入口及连通道的方位、距离控制 /64 4.4.4 地下建筑防灾规定 /64 4.5 地下建筑公共空间设计引导 /66 4.5.1 平面组合形式 /66 4.5.2 空间设计 /67 4.5.3 入口与外观设计 /68 4.5.4 地下建筑内部附属设施设计引导 /70 4.6 地下交通网络规划引导 /72 4.6.1 地下交通设施规划原则 /72 4.6.2 地下车道系统 /72 4.6.3 地下步行系统 /73 4.6.4 地下停车系统 /74 4.7 地下空间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实施措施引导 /76 4.7.1 规划管理引导 /76 4.7.2 工程开发引导 /77 4.7.3 其他方面的引导 /78 4.8 控制方式与控制内容的成果表达 /78 4.9 本章小结 /81 5 实施地下空间开发的运作管理引导 /82 5.1 城市地下空间运营概述 /83 5.1.1 城市地下空间运营的内涵 /83 5.1.2 城市地下空间运营的特点 /83 5.1.3 城市地下空间运营的目标 /84 5.2 城市地下空间运营主体构成分析 /84 5.2.1 国外地下空间的运营主体分析 /85 5.2.2 国内地下空间的运营主体分析 /85 5.3 城市地下空间运营监督体制分析 /85 5.4 城市地下空间运营管理 /86 5.4.1 城市地下空间的运营管理模式分析 /86 5.4.2 影响城市地下空间运营管理模式的因素 /86 5.4.3 城市地下空间运营管理存在的问题 /88 5.4.4 国外城市地下空间运营管理的实践 /89 5.4.5 城市地下空间运营管理的比较 /89 5.4.6 经验借鉴 /90 5.5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运作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91 5.5.1 存在问题 /91 5.5.2 管理职能 /91 5.5.3 管理过程 /92 5.5.4 分阶段开发利用管理模式建议 /92 5.5.5 许可程序建议 /93 6 城市地下空间的权利制度 /95 6.1 地下空间权的动因和法律特质 /96 6.1.1 地下空间权产生的动因 /96 6.1.2 地下空间权的法律特质 /97 6.2 地下空间权利在国外的立法状况 /97 6.2.1 美国的地下空间权利 /97 6.2.2 日本的地下空间权利 /98 6.2.3 德国的地下空间权利 /100 6.3 中国地下空间权利的立法现状 /100 6.3.1 地下空间权的概念模糊 /100 6.3.2 法律对已转让土地使用权的土地地下空间的权属界定不清
/101 6.3.3 相关法规体系相互孤立 /101 6.4 国内外地下空间权属界定的比较 /101 6.4.1 国外地下空间权的比较 /101 6.4.2 国内城市地下空间权的比较 /102 6.5 地下空间权利制度的设想 /102 7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资金保障的法规和制度 /106 7.1 地下空间开发资金保障的机制与模式 /107 7.2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投融资模式 /107 7.2.1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投融资的特点 /107 7.2.2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投融资的一般模式 /108 7.2.3 影响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投融资模式的因素分析 /111 7.3 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地下空间开发的法规制度 /112 7.3.1 国内外地下空间投融资的主要模式 /112 7.3.2 激励社会资金参与地下空间开发的建议 /114 8 结语 /116 8.1 主要结论 /117 8.2 建议与展望 /117 附录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通则 /119 参考文献 /122 图片来源 /124 表格来源 /125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