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文化是区域旅游发展的核心要素和重要动力之一。在当前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旅游业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推动文化与旅游结合,实现区域文化与旅游经济的耦合与互动,是旅游理论研究面临的重要科学问题,也是区域旅游和文化产业发展实践中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本研究以江苏省为例,在对区域文化资源丰裕度与旅游经济发展差异评价和分析的基础上,测度区域文化资源与旅游经济的耦合程度,探讨区域文化资源与旅游经济的耦合特征与机制,提出区域文化与旅游经济的协同发展模式,以期为区域文化和旅游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本研究在总结国内外已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遵循“要素测度—空间比较—机制分析—模式建立”的研究路径,引入物理学中的“耦合”概念,对江苏省区域文化资源与旅游经济耦合的现状、机制和发展模式进行系统研究,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第1章和第2章)为基础分析,主要对研究背景、研究目标与意义、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与框架进行阐述,对国内外已有研究进行综述,并在此基础上梳理相关理论基础;第二部分(第3章和第4章)为要素测度分析,通过构建区域文化资源丰裕度评价指标体系,定量测度江苏省13地市区域文化资源的丰裕程度,同时对江苏省13地市旅游经济发展状况及其空间差异进行测度分析;第三部分(第5章)为特征与机制分析,通过区域文化资源与旅游经济耦合评判模型,对江苏省13地市文化资源与旅游经济耦合协调特征进行定量评价分析,并选取苏州、常州、徐州、盐城四个典型耦合案例进行深入剖析,归纳和提炼区域文化资源与旅游经济的耦合机制;第四部分(第6章)为模式分析,在区域文化资源与旅游经济耦合机制分析的基础上,从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模式,文化、旅游产业融合模式,文化、旅游产业空间整合模式三个方面探讨区域文化与旅游经济的协同发展模式,提出江苏省区域文化与旅游经济协同发展的主要对策;第五部分(第7章)为结论分析,在总结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及存在问题,展望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本研究在研究过程中,综合运用旅游地理学、文化地理学、产业经济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注重在定量分析揭示现象规律的基础上,运用归纳和演绎等定性分析的方法探讨现象背后的机制和机理,取得的主要研究结论有:①江苏省文化资源总体上成集聚分布特征,西南部地区文化资源分布集中,东部和北部地区分布相对较少;从市域尺度来看,文化资源大多集聚分布在各地市市区,周边地区分布较少;南京和苏州市区文化资源分布最为密集,宿迁、盐城、泰州市区分布密度较小。②基于区域旅游发展视角构建的区域文化资源丰裕度评价指标体系能够有效地对区域文化资源赋存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普适性。通过对江苏省的实证研究表明,江苏省区域文化资源丰裕度空间差异明显,苏州、南京文化资源丰裕度较高,宿迁、盐城等地文化资源丰裕度较小,全省文化资源丰裕度可以分为四个等级。③江苏省13地市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显著,1998年以来旅游经济规模绝对差异在逐渐扩大,相对差异近年来有所下降,旅游经济规模位序整体变动不大。④区域文化资源与旅游经济耦合评判模型能够对区域文化资源与旅游经济耦合关系进行有效的评价和分类。江苏省各地市文化资源与旅游经济耦合评价结果显示,文化资源与旅游经济耦合度总体水平较高,并不存在经济学中的资源诅咒现象,但各地市文化资源与旅游经济耦合协调水平分异明显,旅游发展相对优先度差异显著,相对于区域文化资源丰裕度,无锡、常州等地旅游发展相对超前,扬州、宿迁、徐州等地旅游发展相对滞后。⑤区域文化资源与旅游经济耦合机制由内部作用机制和外部驱动机制两方面构成,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利用能够有效促进旅游经济的增长,旅游经济的发展则可以促进文化资源的保护与传承,带动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区域文化的发展繁荣,不断积淀新的优秀文化资源。客源市场、经济发展水平、政府主导力度是区域文化资源与旅游经济耦合的主要外部驱动力。 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旅游发展的视角尝试构建了区域文化资源丰裕度评价指标体系,推动了区域文化研究从传统的描述性研究向定量分析方向发展;二是构建了区域文化资源与旅游经济耦合评判模型,通过对江苏省13地市文化资源与旅游经济耦合特征的实证研究提炼了区域文化资源与旅游经济的耦合机制,丰富了区域文化与旅游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三是提出了区域文化与旅游经济协同发展的有效模式,对于区域文化与旅游经济的协同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目录 摘要1 Abstract3 第1章绪论1 1.1选题源起1 1.2研究背景2 1.2.1现实背景2 1.2.2理论背景4 1.3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6 1.3.1研究目标6 1.3.2研究意义6 1.4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7 1.4.1研究方法7 1.4.2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8 1.5案例地选取8 1.6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11 1.6.1研究主要内容11 1.6.2研究框架12第2章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14 2.1区域文化与旅游经济研究进展14 2.1.1“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肯定与反思14 2.1.2文化对旅游经济增长作用研究15 2.1.3文化与旅游资源开发研究15 2.1.4文化与旅游市场营销研究16 2.1.5文化与旅游商品开发研究16 2.1.6研究述评16 2.2文化旅游研究进展18 2.2.1文化、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概念研究18 2.2.2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研究21 2.2.3文化旅游者与市场研究22 2.2.4区域旅游文化研究22 2.2.5研究述评24 2.3区域旅游经济差异研究进展24 2.3.1区域旅游经济差异的研究对象25 2.3.2区域旅游经济差异的衡量指标25 2.3.3区域旅游经济差异的研究方法28 2.3.4区域旅游经济差异的影响因素研究30 2.3.5国外区域旅游经济差异研究进展31 2.3.6研究述评32 2.4理论基础33 2.4.1区域经济增长理论33 2.4.2文化资本理论34 2.4.3空间结构理论35 2.4.4资源诅咒理论37 2.4.5系统耦合理论39第3章区域文化资源丰裕度评价及其空间差异41 3.1江苏省区域文化概述41 3.1.1历史文化沿革41 3.1.2地域文化分区42 3.1.3文化资源评价思路与研究对象45 3.2江苏省文化资源空间结构研究47 3.2.1数据来源47 3.2.2研究方法47 3.2.3空间结构分析49 3.3区域文化资源丰裕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57 3.3.1指标体系构建原则57 3.3.2评价指标体系构建58 3.3.3指标体系定量评价66 3.4区域文化资源丰裕度综合评价及空间差异68 3.4.1指标数据量化与计算68 3.4.2区域文化资源丰裕度评价结果分析69 3.5本章小结77第4章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及其空间差异79 4.1江苏省旅游经济发展概述79 4.2江苏省旅游经济总体差异特征79 4.2.1研究方法与指标选取79 4.2.2江苏省入境旅游经济规模差异特征81 4.2.3江苏省国内旅游经济规模差异特征85 4.2.4主要结论88 4.3江苏省文化区旅游经济差异特征89 4.3.1研究方法89 4.3.2文化区入境旅游经济差异特征90 4.3.3文化区国内旅游经济差异特征92 4.3.4主要结论96 4.4江苏省旅游经济位序规模体系的构建96 4.4.1研究方法96 4.4.2江苏省入境旅游经济位序规模97 4.4.3江苏省国内旅游经济位序规模100 4.4.4主要结论103 4.5本章小结103第5章区域文化资源与旅游经济耦合特征与机制105 5.1区域文化资源与旅游经济耦合特征105 5.1.1区域文化资源与旅游经济耦合评判模型105 5.1.2区域文化资源与旅游经济耦合测度107 5.1.3区域文化资源与旅游经济耦合类型划分112 5.2典型耦合案例分析113 5.2.1高水平耦合协调型——苏州市案例分析114 5.2.2中度耦合协调旅游优先型——常州市案例分析122 5.2.3中度耦合协调旅游滞后型——徐州市案例分析128 5.2.4低水平耦合协调型——盐城市案例分析131 5.3区域文化资源与旅游经济耦合机制133 5.3.1区域文化资源与旅游经济耦合内部作用机制134 5.3.2区域文化资源与旅游经济耦合外部驱动机制137 5.4本章小结141第6章区域文化与旅游经济协同发展模式143 6.1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模式143 6.1.1文化旅游产品特征与类别144 6.1.2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原则145 6.1.3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主要模式146 6.2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模式151 6.2.1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151 6.2.2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驱动机制152 6.2.3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模式153 6.3文化、旅游产业空间整合模式156 6.3.1文化、旅游产业空间整合概述156 6.3.2文化、旅游产业空间整合的主要模式156 6.4江苏省区域文化与旅游经济协同发展对策160 6.4.1深入挖掘地域文化内涵,加大文化资源开发力度160 6.4.2依托先进科学技术水平,加大文化旅游产品创新161 6.4.3协调文化开发保护关系,实现旅游文化反哺效应161 6.4.4强化政府产业主导作用,制定相关产业扶持政策162 6.4.5加快文化旅游品牌建设,培育文化旅游企业集团163 6.4.6拓展文化旅游产业链条,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165 6.4.7整合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实现区域旅游联动发展166 6.5本章小结166第7章结论与讨论168 7.1主要创新点170 7.2研究不足与展望170 附录172 参考文献175 |
|
| ||||||
|
| ||||||
|
| ||||||
|
| ||||||